一招制服黃龍真人,出手即是巔峰,金箍仙馬遂到底什麼來路?
2023/10/04

前言

修道成仙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數。固執己見,不受外界干擾,才能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。金箍仙馬遂就是這樣一位獨樹一幟的高人,他不像別人追名逐利,只為一己之樂,沉迷于煉制金箍。一條看似平凡的小仙,卻因為堅持自我,開啟了不平凡的傳奇。


一,一招制服黃龍真人,金箍仙馬遂的驚艷亮相

封神大戰如火如荼進行著,截教和闡教兩大門派弟子正商討對策。這時,闡教的黃龍真人不以為然,當著眾仙的面大放厥詞,公然侮辱截教。

一位身著青衣的仙人忍無可忍,大喝一聲:「小子,放馬過來!」他掄起手中的金箍,猛力朝黃龍真人砸去。

只聽「鏘」的一聲,金箍牢牢套住了黃龍真人的頭顱。黃龍真人痛得三昧真火從眼中噴出,眾仙忙上前救援,但就是無法將金箍除去。


這位仙人就是截教碧游宮中的馬遂,平日里不起眼,沒人注意他。沒想到一招之間就制服了闡教的大羅金仙,立時威震全場。

原來,馬遂自小便對煉丹煉寶極為著迷,后拜入碧游宮,成為隨侍七仙之一。他平時總是一個人躲在一旁,煉制那口金箍。大家都笑他「仙癡」,不把他放在眼里。

這一次,馬遂終于有機會展示他的本事。金箍威力無窮,黃龍真人頂級大羅金仙也無法抵擋,這讓馬遂一戰成名,證明了他的實力。


黃龍真人此前一直目中無人,把闡教的實力看得過高,瞧不起截教。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仙人就能把自己制服。這一下子讓他明白了闡教和截教的實力對比,知道自己還差的遠。

其實,馬遂平時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,別人也不太了解他。這一次他終于露出真本事,可見不能輕視任何人。黃龍真人這一刻學到了血的教訓,自此對截教也就敬畏三分了。

這一刻,馬遂證明了自己,也證明了截教的實力。他并不在乎名利,只想讓自己的金箍大顯神通。沒想到這一招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,一戰成名。


二,馬遂高人之路:對金箍的癡迷入骨

馬遂本是散修之士,幼年時便對煉丹煉寶極為癡迷。

他渴望能煉出一件獨一無二的寶貝作為拿手好戲。

後來馬遂拜入碧游宮,成為截教七仙的隨從。這里有先進的煉丹爐具,馬遂卻仍我行我素,獨自一人研習。眾仙都笑他「馬遂仙癖」,馬遂卻從不在意。

百般試驗后,馬遂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金箍煉法。他將心血放在這件金箍上,日日夜夜地鉆研改進,終于煉制成功。這金箍犀利無雙,成為馬遂的獨門絕活。


馬遂平日里總是一個人躲在碧游宮中敲敲打打,別的仙人他都懶得搭理。馬遂只想著如何進一步提升他的金箍本事,對外界的事了無興趣。

正是這種對金箍的癡迷入骨,造就了馬遂後來的成就。他不像其他仙人,總想爭名逐利。馬遂只想安靜地做自己,這才開啟了他的奇特傳奇。

馬遂對金箍的執著,就像一個無用之人對自己心愛之物的狂熱喜愛。他會花費大量時間在金箍的設計、調試、測試上,只要有新靈感就會立刻投入實踐。


有人勸說馬遂,讓他把時間花在修行上,爭取早日成仙。但馬遂不以為然,他說成仙不成仙與我無關,我只想盡情打造我心愛的寶貝。

馬遂就像一個對機械充滿熱情的發明家,整日埋頭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。他不管外人的嘲笑,自娛自樂就夠了。這種對金箍的狂熱追求,成就了獨一無二的絕世技藝。

正因為馬遂不圖名利,專心一致,他的金箍造詣才能獨占鰲頭。后人不可不學習馬遂「仙癖」式的執著追求,只有對真正喜愛的事物傾心付出,才能取得非凡成就。


三,蟠桃會上結識太上老君,馬遂的轉折點

馬遂性格孤僻,但他作為截教弟子,偶爾也會參加瑤池蟠桃宴。馬遂不喜同道中人,卻很欣賞蟠桃會的美酒佳肴。他是蟠桃宴的常客,去過幾千次之多。

在一次蟠桃宴上,馬遂邂逅了同樣孤僻的太上老君。兩人聊起煉丹技藝,一見如故。馬遂詳述他的金箍煉法,太上老君對此極為贊嘆。

自此,馬遂開始時常拜訪太上老君。在兜率宮中,他見識到更先進的煉丹技術,這對他大開眼界。在太上老君的指導下,馬遂的金箍造詣更上一層樓。


馬遂本想靜心修行,可太上老君卻有更宏大的規劃。當太上老君提出西天取經的計劃時,馬遂欣然應允,獻出他最得意的金箍,助太上施計。

這標志著馬遂人生的重大轉折。他開始介入到更大的局中,這決定了他後來的命運。

馬遂本是個脾氣古怪的小仙人,過著生活。沒想到在蟠桃宴上認識了太上老君,這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。


太上老君也是一個脾氣古怪的人,平日里除了煉丹,很少與外界打交道。兩人一見如故,太上老君馬上看中了馬遂的金箍本事,收他為徒弟。

馬遂獲得了太上老君這位大師指點,在兜率宮可以肆意研究自己的金箍技藝了。他每天都能有新的靈感和發現,進步神速。

漸漸地,馬遂對太上老君也極為尊敬和信任。當太上老君邀他加入西天取經的計劃時,馬遂毫不猶豫同意了,把自己的金箍獻給老君使用。

從此,馬遂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。他開始介入仙界的大事,改變了過去僅為一己之樂的狀態。這都源于太上老君對他的點化。


四,為取經出力,馬遂舍我其誰的境界

太上老君規劃讓悟空取經求佛,必須先拿下悟空。于是馬遂在兜率宮中,用自己獨創的方法煉就三個金箍圈。

後來,為悟空取經旅途保駕護航,馬遂又現身幫悟空取下金箍圈,再將緊箍咒修正加強,使悟空順利脫胎換骨。

在這個過程中,馬遂并沒有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。他只想著如何煉制更出色的金箍,并將它用于助太上老君化解因果。


馬遂不顧名利,不問門派利弊,只想盡他的本事。正因如此,他得到了太上老君的賞識重用。馬遂終于找到了舍我其誰的境界,這是他成就非凡的根本。

對馬遂來說,助太上老君完成取經大業是他的天職。他樂于奉獻自己的金箍技藝,來完成這項崇高的使命。

馬遂不管這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名聲地位,他無私奉獻,只想發揮他的技藝長處。沒有任何私心,心中只有取經的大局。


先用金箍收服悟空,再幫悟空取下金箍,馬遂都一心投入,毫無怨言。他忘我鉆研如何制作更完美的金箍,只為輔助取經。

馬遂的境界已達到「舍我其誰」,不再考慮自己的得失。他要將自己的技藝用于助人,哪怕這會連累到自己,他也心甘情愿。正是這舍我其誰的大無畏精神,讓他走得更遠。


結語

馬遂一生追隨的,是對金箍的狂熱癡迷。正因他專注內心的愛好,堅持自我,才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奇特人生。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,并不需要刻意在外界爭名奪利。做被真正熱愛的事,追隨內心,就能找到自己的光芒。

愿你我都能找回內心的赤子之心,堅持自我,開啟生命的絢爛之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