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打壓長江存儲的目標實現?美光、三星等從落后,變成領先
2023/10/04

近日,三大存儲巨頭SK海力士、美光、三星先后表示,自己的300+層的4D NAND閃存預計很快就會面市,與上一代的232層3D NAND閃存相比,存儲密度更高,同時讀寫速度也更快,功耗降低,延遲降低。

對于存儲芯片而言,存儲密度更高,代表著單位體積內,容量增大,成本降低。而讀寫速度更快,意味著性能提升。

這意味著一旦新款的300+的4D NAND閃存上市,對于市場而言,將會是一個大升級,其它沒能及時推出300+層閃存的廠商,將沒有競爭優勢。

拿SK海力士來舉例,他說自己的321層4D NAND閃存,相比于上一代232層的3D閃存,單位容量提升了41%,生產效率也提升了59%,算下來單位容量成本降了至少50%。

這讓只能生產老款232層的3D NAND閃存怎麼競爭?成本降了50%啊,價格優勢太明顯了。

這其中對誰的影響最大?估計就是中國存儲廠商長江存儲了,你想一想,如果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們的成本降了50%,長江存儲怎麼競爭呢?跟著降50%?肯定是虧,不降價,則市場會被搶,真的是左右為難。

可能很多人會說,那長江存儲也可以努力研發300+層的技術啊,技術上追上,就不擔心了。

但是,問題了,從去年開始,美國將長江存儲拉入了黑名單,對長江存儲進行了打壓,目的就是希望遏制長江存儲的發展,特別是不允許他研發出新的技術。

為什麼美國要打壓長江存儲,原因在于長江存儲雖然成立時間短,但進步可是全球第一,6年時間,就從0突破,成為全球首家量產232層3D NAND閃存的廠商。

比三星、SK海力士、美光還領先,一旦讓長江存儲這麼發展下去,估計中國的存儲芯片就要全部自給,不需要再進口了,不僅如此,長江存儲全球領先之后,還將威脅到美光、三星、SK海力士等的地位。

于是美國出手,對長江存儲進行制裁,不將先進的設備、技術等出口給長江存儲,甚至連已經出口的先進設備、技術等,都要受管制。

現在的結果其實也比較明顯,那就是在打壓之后,長江存儲受到了影響,再也無法保持領先地位了,明明全球第一家量產232層3D NAND芯片,但在最新的300+層的4D閃存上,卻落后了。

而這也是美國想要看到的,美國希望繼續由美光、三星、SK海力士來引領存儲芯片市場,美光是美國的,三星、SK海力士是韓國的,但其實也是美國的小弟。這樣中國就還需要美國的存儲芯片,還得依賴美國,那麼美國就可以繼續保誰自己的芯片霸權。

可見,依賴國外技術的突破,真的是空中樓閣啊,還得國產供應鏈發展起來,獨立自主突破才真正可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