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長大后,都是要步入校園的,在學校里,孩子就交給了老師,家長們唯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了。我想每個家長都遇到過這樣一件事,孩子拿回來試卷后,都會仔細的檢查,看看孩子哪道題做錯了,如果發現老師誤判了,有些家長當即就會找到老師詢問清楚。
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馬女士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,兒子模擬測試回來后,馬女士認真的檢查每一道題。發現有一道題,孩子明明是正確的,卻被劃上了紅紅的叉號。馬女士認為是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兒子,因為兒子平常很調皮,老師故意為難自己的兒子。
這讓馬女士很苦惱,找老師理論吧,老師面子肯定掛不住,以后有可能更不喜歡調皮的兒子。不找老師吧,自己兒子受委屈了,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,對兒子有可能產生不好的影響。馬女士左思右想,最后決定,委婉的去找老師詢問原因。
馬女士兒子的答案是C,老師判錯誤,你的答案呢?馬女士認為孩子做的是正確的,于是問老師,1800÷9=200。答案就是C啊,怎麼錯誤了?老師耐心的解釋說,你不是第一個問我這道題了,前面已經有很多家長問過了。
這道題問的是合理的售價,而不是問一套布娃娃多少錢?如果你是玩具店老闆,你會進價銷售嗎?這不僅是一道數學題,而是一道數學和思維結合的題目。班里大部分同學都做錯了,所以你不必錯怪孩子,以后告訴孩子認真審題就OK了。
馬女士聽著老師的解釋,不禁有點紅臉了,隨便應和幾聲就掛了電話。雖然有點被「打臉」的感覺,但是馬女士認為,孩子還小,不應該搞這種「文字游戲」。于是馬女士把題發到了網上,想看看網友的建議。
有些網友支持老師出這類題目,
認為數學就是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的,只有思維活躍了,以后做什麼事才會變通,孩子長大后才會更優秀。而有些網友則表示,現在孩子做的題,大都不是單純的「題」了,不僅要結合現實,有時候還要和題玩腦筋急轉彎,孩子不能用正常思維想象,孩子真是一代比一代「苦」。
今天咱們討論的話題是,面對類似的事情,家長們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?我認為,家長們要知道,成績并不能代表什麼,自己對孩子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。家長不應該因為孩子的一個錯誤而打罵孩子,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找到錯誤的原因。教給孩子遇到這樣的題,要多想一想,爭取下次不要再犯這樣的錯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