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
考試作弊一直都是屢禁不止的現象,就拿現代的考試來說,誰不想有個好分數,從而考上一個好學校呢?但在現代化的今天,高科技如此發達,想要作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甚至作弊被發現后,后果也是很嚴重的。
古代的科舉制度,是朝廷選拔官員的主要制度,一旦科舉考中,那意義可就不一樣了;因為中舉對于寒門子弟而言意味著高官厚祿,意味著贏得了做官和翻身的機會。「范進中舉」這則故事中,范進年老時中舉突然發瘋,由此可見古代科舉的重要性。
最近,一件清朝時期的「作弊衣」突然爆火,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,由老鼠須寫了大約六萬字,這時就有人開始好奇,古人有了這「作弊衣」,是如何在考場內作弊的呢?
在古代,科考作弊也是會有發生的,其中最為常見的,就是考生與主考官的關系非同尋常,在主考官的幫助下,考生可以提前獲得考題,有了考題那就好辦了,提前潤色好符合考題的文章,那肯定要比臨時發揮的要好。
這種作弊的行為,便是「泄題」。
主考官若是有了泄題的行為,真就很嚴重,這直接影響了朝廷的官員選拔,試想這人在考試時作弊的品性,若是成為了朝廷官員,那能是什麼好官;因此古代皇帝一旦發現了作弊的人,給他們的懲罰也是很嚴重。
明朝時期有一人名叫陳安,他是明洪武三十年的春榜狀元,因當時考中的北方學子很少,于是就有人告狀,稱考官徇私舞弊。
朱元璋大怒,下令以張信為首的官員嚴查此事,可他們查來查去,仍然維持原榜,這時又有人告發張信也與奸人勾結。于是,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將張信分尸,那位高中狀元的陳安也因此牽連被判處流放,沒過多久便死于非命。
由此可見,在古代若是作弊被發現了,那后果是難以承受的,動不動就要殺頭、流放,因此,也很少有人敢在科舉中作弊。
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,總要一些不怕死的人,想要在科舉考試中博上一搏,萬一成功了,那可就離高官厚祿不遠了!
上海嘉定博物館中,有這樣一件古物,那就是一件古人的衣服,原本這件衣服就是古人所穿的衣服而已,可在它的上面,卻密密麻麻寫滿了字,人們細細觀察后發現,其上的字體非常小,大約有4萬個字,共62篇八股文,是清朝考生為了作弊所著。
看到這里,很多人都有了疑問,這些字體寫在衣服上,然后被考生穿在衣服里面,那麼他們如何用它作弊呢?
其實想要將這樣一件衣服帶入考場內,風險也是非常大的,因為古代的科舉考試,進入考場時是會搜身的;可難免也會有漏網之魚,運氣好的話真的帶了進去,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古代科舉考試的考場,是一人一間的小隔間,在當時被稱作為「號房」,若是考生真能將作弊衣帶進去,那麼作弊成功也是很有可能的。
不過,有人認為這是博物館在炒噱頭,因為這件「作弊衣」有些新,有很多人對此產生了質疑,你怎麼看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