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商青銅器聞名于世,器型豐富多樣,在殷商晚期古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銅右手,卻讓所有人都感到疑惑,為什麼單單做一件右手隨葬在墓中,它到底是干嘛用的?
這件青銅右手出土于2001年安陽小屯花園莊東村的54號墓中,其墓主就是我們之前曾經提及的晚商貴族「亞長」。
這件青銅手造型非常逼真,很明顯塑造的是一只右手,但形狀卻比成年人的手稍小一些。整體呈現半握狀,手心內凹,手背微凸。手指的比例適中,指關節清晰可見,指尖圓滑,甚至清晰地表現出了指甲的細節。
每根手指上有兩條豎向凹槽,手背之上裝飾饕餮紋,目前僅存一半的獸面,其中目字形眼睛格外突出,饕餮紋之下有卷云紋裝飾。而手腕的截面呈現橢圓形,下部柄腔之內殘留有碳化木柄痕跡,整個手掌通長13.03厘米,最寬處5.61厘米。
這樣一件青銅手形制怪異,在殷墟乃至于同期的其他遺址中也尚屬于首次發現,這意味著它是一件有著特殊功用的青銅器。聯系到墓主亞長軍事將領的身份、出土時位于左小腿處、以及青銅手上精美紋飾這幾個關鍵點,很多人紛紛給出了自己的推測,而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不少有趣的腦洞。
總結起來,眾說紛紜之下,其實不外乎這麼幾種觀點,大致分為實用器和象征器兩類。認為它是一件實用器的,提出了三種不同用途:一是古人用的「義肢」,二是古人的一種食器叫「銅畢」,三則認為就是簡單的「癢癢撓」。
而認為它是象征器的,則認為它與眾多禮器、兵器一起出土,很有可能是象征著權威的權杖頭。那麼,各種觀點都依托什麼憑證,又有幾分可信之處?
首先,認為這件青銅手是「義肢」的,主要基于墓主人身份背景的推斷。這位名叫亞長的商代將領,死亡時正值壯年,其尸骨出土時,在其左側股骨、肱骨以及右側髂骨等部位還保留著不同程度的戰爭創傷,經過檢測和比對,認為分別是由刀斧、戈矛等不同兵器造成。
這位武將在征戰過程中受傷斷了一只手,為了保持自己貴族的威儀和將領的形象,他便命令工匠為自己打造了青銅義肢。研究者認為手形器下面的空腔應該還裝有長度為4-5厘米的木柄,使用時會用繩子將木柄綁在大臂上,并認為這可能是迄今所見最早的青銅假手。
但仔細琢磨其實也有不少漏洞,既然是右手,怎麼出土時反而跑到了墓主人的左邊腿骨處?即便是左手受創甚至斷掉,也不該是右手。還有就是從尺寸上看,這更像是一個小孩子的手,而墓主則是35歲的成年人。
第二種觀點,認為是「銅畢」的就更有意思了,這種東西在古代是用來叉肉取食的。從文獻和器型中,先秦時期的確流行過這種青銅食器,比如江蘇六合程橋遺址發現的春秋末年「刻紋銅片」上,就有使用「畢形器」 的圖畫。
這種東西其實就和現在西餐吃牛排時用的叉子作用類似,戰國時期用的「取肉耙」也是「畢」的一種形式,是用來叉取鼎中煮的肉塊的,但這個推測的問題有兩點:一個是青銅手手指圓滑,怎麼能把肉叉起來?另外,手指最長的也不過4.43厘米,就算是用來撈肉恐怕也很費勁。
那麼,會不會是古人單純地用來撓癢癢的呢?有網友這樣突發奇想。這恐怕是忽略了青銅這種金屬在殷商的重要意義了,在被稱為「吉金」的青銅時代,誰閑地蛋疼會拿這麼珍貴的資源去做一件撓癢癢的玩具?況且銅制極為冰涼,會刺激肌膚,也不是十分適合的材質,就連慈禧都知道用溫潤的和田玉如意來撓癢癢。
陽Sir個人以為,這可能并不是一件實用器,而是某種祭祀的禮器或者權威的象征物。從隨葬的大量兵器以及7件帶有銘文的青銅鉞看,這位亞長身份尊貴,雖不及比鄰而葬的王后婦好,但其軍事權威或許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因此,這種安裝木柄的青銅怪手,可能更像是一把權杖的杖首,用于昭示身份、象征權威。雖然華夏民族向來不是以宗教權柄統一國家,而是以宗族和王權的結合來穩固政權,殷商所發展的「權柄」或「權杖」,便并不像西方那樣具有極強的宗教意義。
至于為什麼一定要用手掌而且還是右手?可能是因為殷商有尚右之習俗,而手則是人體部位中最為重要的部分,手中虛握的是看不見卻又強大的權柄,所謂「翻手為云,覆手為雨」其實也是在用手掌來象征權力。
最后,有細心的網友更是發現,這件青銅怪手的正中不還有一只生動形象的大眼睛嗎?或許「手眼通天」這是四個字放在此處來形容,也是再合適不過了。當然,目前對于這件特殊青銅器的研究并無定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