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朝末年,天下大亂,復國的諸侯為了推翻秦朝而浴血奮戰。
對于這段戰亂時期,后世有人認為,真正決定歷史走向的,并非一場大戰,而是一場宴會——鴻門宴。
項羽的「粉絲」們常在回味歷史時嘆息道,如果當初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,便不會有之后的漢朝,天下也將落入西楚霸王之手。
那麼,果真會如此嗎?
鴻門之宴,還得從楚懷王熊心的那一句「先入定關中者為王」說起。
當時,秦軍對趙國的巨鹿展開圍攻,趙國只得向其他諸侯國求援。
楚國作為勢力最大的諸侯國,果斷布置了三路軍事行動:北路由宋義、項羽率領,作為楚國主力部隊,北上救趙;中路由劉邦帶領,往西朝關中方向進發,以牽制秦軍;南路則由共敖統領,直指南郡,以收復郢都這座楚國舊都。
為了鼓舞將士們奮勇殺敵,楚懷王熊心與各諸侯約定:誰能首先進入關中并滅掉秦朝,誰就有資格成為「關中王」。
楚將項羽在北上救趙時的表現,可以說是創造了一段傳奇。
他先是殺了那位只愿等待漁翁之利,而不愿動兵前進的主將宋義,隨后帶領所有將士「破釜沉舟」,只許每人留三日口糧。
項羽用這種極端的方式,激發了楚軍將士的熱血和戰斗力,他們在巨鹿為求生路而拼命廝殺,最終以少勝多,打敗了秦軍。
巨鹿之戰的勝利,讓項羽的名望直沖云霄,所有諸侯都聽從他的號令。項羽則帶著此等威名,浩浩蕩蕩向西進發,直指秦國都城咸陽。
一路上,他們暢通無阻,直至到了函谷關這個地方,劉邦的部隊竟不讓項羽進入。
原來,劉邦已經搶先進入了關中,秦王子嬰手捧玉璽,向劉邦投降,象征著秦朝的滅亡。
因此,依照之前「先入定關中者為王」的約定,劉邦已經成了名義上的「關中王」,但項羽對此實在是不服。畢竟,他在巨鹿對峙的可是40萬秦軍主力,要論戰功,他項羽絕對是首當其沖。
此時,劉邦手下一個叫曹無傷的人,見項羽兵力遠超劉邦,他為求自保,特來向項羽告密,說劉邦意圖在關中稱王,同時讓秦王子嬰擔任相國。
曹無傷的言辭,每個字眼都足以激發項羽的怒火。在項羽眼中,劉邦之所以能順利入關,完全是竊取了他們在巨鹿的勝利果實,而且考慮到項羽對秦朝的深仇大恨,是絕不允許秦王擔任相國的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加之「亞父」范增「急擊勿失」的建議,擁有40萬大軍的項羽,準備正式向10萬兵力的劉邦開戰。
項羽的叔父項伯(名纏,字伯),與劉邦的謀士張良素有交情,因張良曾在關鍵時刻救過其性命。
眼下,項伯見張良有難,便悄悄潛入劉邦的軍營,打算勸張良一同逃離。
張良聽聞項羽要攻打他們,他一方面安撫焦急的項伯,另一方面趕緊去找劉邦,告知其情況。
劉邦深知此事緊急,便與張良一同商議。二人一致認為,若想平安渡過此難,唯一的辦法,就是借助項伯的幫助。
于是,張良邀請項伯見劉邦。
只見劉邦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,他開始向項伯訴說自己的苦衷,表示自己盡管先攻入了關中,但對于咸陽城內的府庫,均完好封存,為的就是等待項羽驗收,可現在,項羽卻反倒要領兵打他。
項伯聽了劉邦的話,不禁對他產生了同情,後來,倆人還約定結成了親家。
臨走前,項伯建議劉邦第二天一早親自去給項羽道歉,以消除雙方的誤解,劉邦答應。
項伯回去后,把劉邦的話如實告訴了項羽。他進一步向項羽強調,劉邦對關中的攻破,正是他們得以無阻進入此地的關鍵,若對其猛攻,是不義的表現。
聽完項伯此言,項羽內心的怒火消退了不少,他也接受了項伯的建議。
第二天早晨,劉邦帶著張良、樊噲以及一百多名騎兵,前往鴻門。劉邦以一種極其卑微的姿態,向項羽謝罪,同時抬高其英勇。
劉邦的言辭,顯然緩和了項羽的憤怒,項羽當天便留劉邦參加酒宴,他還向劉邦揭發挑撥離間的元兇是他手下的曹無傷。
可以說,此時的項羽,已經沒有多少怒氣了,這一點在范增後來于筵席上多次暗示項羽殺死劉邦,但項羽對其不予理睬的行為中得到了印證。
范增無奈,只好出去召來項莊,讓他在宴會上舞劍助興,以尋求刺殺劉邦的機會,可誰知,項伯也拔劍起舞,他有意保護劉邦,使得項莊無法得手。
與此同時,張良找到了樊噲。樊噲聽聞劉邦有難,決定拼死保護劉邦。他沖破軍營大門,挺直了胸膛,直視著項羽。
樊噲的堅定和勇氣,反而讓項羽對他刮目相看。
樊噲借機再次強調:劉邦在進入關中以后,沒有動用任何皇室物品,這都是為了等待項羽親自前來處理。而對于派遣將領守函谷關的決定,其目的無他,就是為了防止其他盜賊的侵入以及未然的風險。
接下來,《史記》中這樣寫到,項羽在聽完樊噲的這番話后,只對他說了一個字——「坐」。
顯然,此時的項羽,已經完全理虧。
後來,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,在樊噲和張良的協助下,終于回到了自家大營。
他立刻處死了奸細曹無傷,算是為這一次的鴻門宴畫上了句號。
至于鴻門宴之后的故事,相信諸位都有所了解:天下逐漸形成楚漢相爭的形勢,最后以項羽烏江自刎而告終。劉邦則是笑到了最后,建立了大漢王朝。
然而,歷史的發展總是充滿了偶然性,這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「如果」,有些歷史愛好者就提出了一種假設:如果項羽當初在鴻門宴上殺死了劉邦,那麼,最終的贏家是不是就成為項羽了呢?
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。
假設劉邦被殺害,無疑將引發劉氏集團的強烈憤怒。作為鎮守后方的蕭何,在得知這一悲劇后,定會擁立劉邦的長子劉盈繼位。接著,再以項羽背信棄義為由,對其討伐。
而劉邦的幾個兄弟,如周勃、盧綰等人,也會誓死為劉邦報仇,畢竟項羽以一種極其卑鄙的方式殺了他們的主公,劉軍的憤怒和團結可想而知。
在兵力方面,雖然歷史記載劉邦有10萬,項羽足足有40萬,但項羽的這個數字有些水分。
古代戰爭中,攻方常常虛報兵力以震懾對手,而項羽所領導的諸侯聯軍(包括楚軍在內),實際可能只有二十多萬。
在巨鹿之戰中,諸侯軍團皆是畏懼不前,唯有項羽的楚軍「破釜沉舟」,英勇抗秦,但這也意味著楚軍付出了重大的損失。
參考楚國派去救趙的軍隊數量為五萬,那麼戰后剩余的楚軍,估計最多為三萬,即便加上項羽在巨鹿至關中途中的招兵買馬,楚軍可能最多也不過十萬,這還是在最理想的情況下。
也就是說,項羽在新豐鴻門所積聚的40萬兵力中,只有1/4真正歸他管理,其余的皆是諸侯聯軍。
考慮到諸侯的「一貫作風」,當他們得知項羽殺了劉邦,諸侯可能會像在巨鹿之戰中一樣——坐山觀虎斗,以收漁翁之利。
因此,雖然表面上項羽與劉邦的兵力比例為4:1,但實際上,雙方真正能夠投入戰斗的兵力,并無太大差距。
不過,以項羽本人和楚軍的戰斗力,他們仍有實力擊敗劉氏集團,但至少這場戰斗將使楚軍付出極大的代價。
諸侯們的決定,在這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。
早在巨鹿之戰開打以前,諸侯們就并不看好項羽,他們認為項羽資歷尚淺。而當項羽贏得巨鹿之戰后,其中又有不少諸侯并非真心服從,他們認為項羽只是走了一回運罷了。
所以,還有一種可能,即在項羽刺殺劉邦后,可能立刻引發諸侯們對項羽的反抗,畢竟,劉邦才是真正結束了秦朝的人,項羽此舉實在是不義。
諸侯們會通過項羽過河拆橋、殺害盟友的行為,映射到自己的身上——項羽連結拜兄弟劉邦都敢殺,更別提他們了。
這意味著項羽所謂的40萬大軍中,將有近30萬的人馬,轉身對其發起進攻。
那麼,在這樣的情形下,最大的得利者是誰呢?
楚懷王熊心。
雖然熊心遠在彭城,但他實際上才是項羽入關后的真正敵人,甚至比劉邦更為關鍵。
在項梁統治時期,熊心一直扮演著傀儡的角色,看著項氏家族掌控實權。
終于,熊心熬到了項梁離世,他于是趕緊抓住機會,首先遷都彭城,隨后開始壓制項家。
試想一下,倘若熊心并不渴望權力,他完全可以繼續重用項羽,但是他沒有這樣做。在派兵北上救趙時,他特意任命自己的親信宋義為主將,項羽則被排在了次將的位置。
當時,項羽其實并不想北上救趙,他更傾向于和劉邦一同西進關中,但熊心以項羽的性格殘暴為由,拒絕了他的請求——這顯然是他想要用劉邦去制衡項羽。
以楚懷王的地位,在那時候無疑是極具聲望的,而若項羽在鴻門宴誅殺劉邦,便對楚懷王構成了嚴重的無視和侮辱。這種行為勢必會引發熊心的激怒,他會號召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。
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,是項羽的思想或者說意識形態。
我們知道,項羽對秦朝恨之入骨,他後來殺秦王子嬰,燒咸陽宮,這些都足以證明。因此,項羽不可能接受秦朝所實行的郡縣制,他是楚國舊貴族的代表,他希望恢復的,是分封制的時代。
言下之意,即使項羽最后真的成為了天下霸主,他也無法像劉邦那樣實現統一的偉業。而要說起這一點,也體現出了項羽和劉邦在政治上的差距。
劉邦在秦王子嬰投降后,并未殺他,反而以仁義之心接納他,重用他,到了後來建立漢朝時,劉邦吸取了秦朝制度的經驗和教訓,在郡縣制的基礎上,開創了「郡國并行制」。
歷史告訴我們,以仁義之心,方能服眾,若以武力壓制,或許可以統治一時,但最終只會引發更大的反抗。以項羽殘暴的性格來看,縱使他成為了贏家,華夏大地恐怕也將在不久之后再次陷入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