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面的文章中,我們曾提到了很多封建社會中的悲情皇子,例如漢代的如意,因為太像自己的父皇劉邦,讓劉邦動了為他廢太子的念頭,結果被呂后毒殺;唐代的李元吉,因為出生時就被母親放棄,留下了心理陰影,走上了一條偏執的絕路;李恪因為李世民一句「恪,英果類我」,被長孫無忌視為了眼中釘,最終慘遭冤殺。這些皇子雖然也經歷了很多內心的煎熬,但是他們死的也算痛快。今天我們要說的皇子,雖然保全了性命,卻比他們憋屈的多。他是誰呢?
這個人不是別人,正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劉肥,只不過他并非呂后所出,而是劉邦在迎娶呂后之前鬧出的私生子。其實,雖然劉邦把自己看得比一切都重要,不太重視子女,呂后也是心狠手辣之輩,但他們最初的時候待劉肥都還算厚道——呂后嫁給劉邦之后,并沒有因為劉肥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苛待他,反而將他照顧的很好,劉邦稱帝之后則將其封為了齊王,統轄七十三城,是西漢最大的諸侯王。
就算劉邦去世之后,呂后也沒想過要動他,畢竟他的出身決定了他不會對劉盈的帝位造成任何威脅。可是,劉盈登基第二年,他按照慣例進京朝賀的時候,還是差點丟了性命,這是怎麼回事呢?原來,劉邦和呂后的唯一的兒子劉盈,既不像劉邦的雄才大略,也不像呂后的魄力十足,反而頗具君子之風。 因此,在宴會上他拋開了地位的尊卑,讓長兄劉肥坐在了主位上。
或許是虛榮心作祟,也或許是皇命難違,劉肥竟然真的坐上了那個不該覬覦的位置,這讓呂后非常憤怒。古人云,「天子一怒,伏尸千里」,當時地位相當于女皇的呂后,雖然沒有這麼恐怖,但是她生起氣來也是要出人命的,于是她下令倒了兩杯毒酒,讓劉肥給自己祝酒。劉肥估計是個傻白甜,并沒有意識到不對,直接就端起了酒杯。不過,幸好他的兄弟劉盈同樣是個傻白甜,見母后令皇兄祝酒,自覺的端起了另一杯。
呂后再渴望權力,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親兒子飲下毒酒,于是她直接打翻了劉盈的酒杯。這個時候,劉肥才知道自己剛剛從鬼門關走了一圈,嚇出一身冷汗,匆匆裝醉離開了。但他也知道,自己逃得了一時,卻逃不了一世,甚至劉盈都護不住他,如意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在他擔驚受怕的時候,其屬下獻計說,呂后對自己的一雙兒女疼愛無比,如今她的兒子雖然是九五之尊,女兒魯元公主卻只有幾座城的食邑,現在您是天下封地最多的諸侯,不如拿出一個郡作為魯元公主的湯沐邑,曲線救國,討呂后歡心。
劉肥覺得這個建議不錯,不僅很快采納,還在實施之前進行了一番優化——他不僅將富饒的城陽郡獻給了魯元公主,還將魯元公主尊為了齊王太后,也就是說變相認了自己的妹妹當干媽。 這樣的做法雖然荒謬,但是呂后卻非常吃這一套,不僅不再追究劉肥的過失,輕易將他放歸了封地,從此之后再也沒有找過他的茬。
《史記·呂太后本紀》記載:「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,孝惠以為齊王兄,置上坐,如家人之禮。太后怒,乃令酌兩卮酖,置前,令齊王起為壽。齊王起,孝惠亦起,取卮欲俱為壽。太后乃恐,自起泛孝惠卮。齊王怪之,因不敢飲,詳醉去。問,知其酖,齊王恐,自以為不得脫長安,憂。齊內史士說王曰:‘太后獨有孝惠與魯元公主。今王有七十馀城,而公主乃食數城。王誠以一郡上太后,為公主湯沐邑,太后必喜,王必無憂。’于是齊王乃上城陽之郡,尊公主為王太后。呂后喜,許之。乃置酒齊邸,樂飲,罷,歸齊王。」
通篇分析之后,估計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,若說劉肥不顧顏面,他這卻是為了活命;若說劉肥有劉邦遺風,此舉與鴻門宴時,劉邦無奈忽悠項羽有異曲同工之妙,他過后卻不敢有任何報復之舉。對于此事,大家有什麼看法呢?
參考資料|《史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