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秀才這個詞,我們也算是比較了解,對于古代讀書人的印象總是謙謙有禮,迂腐刻板的。
而秀才作為中國古代萬千讀書人,走上官場道路的開端,秀才的作用絕對不容小覷。歷代以 來,一直都存在「秀才」一詞,只不過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。
面對我們在各種各樣文學作品,以及影視劇中了解到的秀才,看起來窮酸潦倒。可是歷史上真正的秀才,他們的地位可不算低。
那麼秀才按照現在的學歷來看,究竟是什麼層次的呢?說起來別不信,不要被那些無良電視劇誤導了。
(秀才)
其實秀才這個詞,不是我們以為的是科舉制度的衍生,早在春秋戰國時期,便出現了秀才的名諱。
齊桓公身邊得一管仲,二人在談論當時的士農工商局面時,管仲就提到了「有秀異之材可為士者」。能力優秀的就可以當官,于是這里的秀才,指的便是那些才干優異的人。
《禮記》與《呂氏春秋》中都曾出現過,「秀士」一詞,其實和秀才是同義,所以在當時的秀才,與後來的考取功名無關,只是被指代為十分優秀的人。到了漢代,選拔官員的制度有多個渠道,其中察舉制便是選拔「秀才孝廉」。
(孝廉選拔 漢文帝侍奉老母)
其實就是各地官員推薦,漢代重孝道,所以十里八鄉聞名的孝子一般都會被舉薦,被舉薦后會有專門的考核,得到皇帝的詢問,然后分派掛職。所以這時候「秀孝」的學問也十分重要,可以說秀孝是秀才既要重視學問,也要注重孝道。
但在漢代也有僅僅憑借自己的才能,便被稱作秀才的,不過數量太少了 。
魏晉南北朝時期又不同了,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,看的是門閥出身。不過察舉制也一直存在,秀才孝廉依然需要考試,要注重品行又要精通四書五經,還要會寫文章。《魏書》中寫道,「其有秀異,無拘戶口。」
就是說優秀才,不用管他是哪國的人,我都要用。可以看到當時的秀才,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地位還是很高的。晉朝時期,對于察舉制中,就開始更注重學業了,對于秀才的察舉就更多了,「四方秀孝,非才勿舉」,就是說一定要有才能。
(古代秀才 圖文無關)
隋唐科舉制的誕生,基本為後來的朝代鋪墊了基礎,將所有學子的選拔分為了秀才、明經、進士這三科。在隋朝時期,秀才的這一科選拔是最難的,根據史書記載開皇七年,每個州只能挑選三個人參加考試,最高的那個就是秀才。
在全國那麼多人中只選出幾十個來爭秀才,這樣的選拔強度,自然是艱難。當時隋朝的秀才,一共十個人都沒有。唐代的科舉把普通人也包括進來后,秀才的選拔也絲毫部下從前,在常貢之科中,是科第最高的,要求也十分嚴格。
這時候每年的秀才也不過只有一兩個人,直到高宗廢了秀才科,一直反反復復,得到的人才極少。
到了明清時期,社會得到穩定發展后,科舉制再次恢復,而隨著發展「秀才」這個詞和學員逐漸掛上了號,被看做是府學、州學、縣學的生員,也就是學生。
(明代秀才)
這和學校產生了聯系,比如你要繼續參加后面的科舉考試,就必須先考取秀才,而要考取秀才也必須進學校,去獲得這個資格。也是明清時期的讀書人的起點,所謂十年寒窗苦讀大抵便是如此, 因為這看似是門檻的秀才也不好考。
在每年的歲試中,從童生中選出秀才,而秀才就是正式的學生、生員。而要在秀才的排名前列,才能繼續參加鄉試,往上面爬。
不過放在古代,其實能夠多年來專供讀書的家庭太少,許多年紀小的早就為了生計奔波。而之所以,寒門學子少也正是因為他們無法支撐自己的費用,那麼為什麼開始這麼前仆后繼呢?看「士農工商」,終究是士排在了第一位。
若是真的能夠考取功名,自己的未來即將被改寫,也能夠依靠自己,去改變百姓的生活。
在知道秀才的考核艱辛和不易之后,也總算是明白古代的秀才為什麼這麼少了。可是演變到后期,這秀才成為了科舉路上的第一道坎,許多人對秀才的誤解就更深了。尤其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那些影視作品,總是把秀才認為不是什麼能人。
(呂秀才)
那麼在真實歷史上,這秀才的地位可沒有這麼低,放在現在來說,秀才究竟該等同什麼學歷呢?
對現代人而言,學歷是能夠最清楚最直觀了解一個人學識的方式,而對于「卷生卷死」中國人來說,對于那些高等學府出身的人,總是帶著一種學霸濾鏡,認為他們是人生贏家。而更高的學歷,也的確意味著接觸到跟高的人群,和好的資源。
那麼換算到古代,秀才之上還有舉人、進士、狀元這些,那按照排序,這秀才豈不是最低等的,那按現代來說,肯定也不強。這樣的想法,存在于很多人的心中,甚至覺得自己到了古代,也能做個秀才。
其實這樣想才是大錯特錯了,在前文我們提到過,明清時期的秀才,在這之前要先考過自己童生的身份,對于古人而言,他們要學的不止四書五經,還有各種歷史著作,甚至還有天文地理。
因為你不知道這題究竟出到哪個點子上,所以有許多人這一輩子都還是童生的身份。
(明代科舉制)
比如我們知道的孔乙己,就是一輩子的童生,卻被這考秀才一事困擾了一輩子。所以要想成為秀才,可不是那麼容易的,千萬不要覺得他簡單吶。清代時期,秀才的錄取率極低,四五十萬的考生中,最終被錄取的只有堪堪兩萬人。
如此低的比例,便知道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滋味了,那些上了年紀,沒有考上秀才的大有人在,而中秀才的平均年齡在24歲左右。要說這古代的秀才考試,就和我們現在的大學聯考差不多,每年那麼多人中只有少數能夠如愿考中自己的學校。
從古代秀才的比例來說,若是考上秀才按照現代的學歷來說,就是考上了重點本科,比如985、211這些學府。說是普通本科,都是低估秀才了,怎麼樣,原本對秀才的能干沒有概念,換成現代學歷是不是就知道他的厲害了?
(古代秀才)
重點本科,對于多少家庭都是渴望啊,所以啊千萬不要小瞧了「秀才」。那咱們往后說說,若是中了舉人,又是什麼程度,那就是等同于國內拔尖的兩座學府,北大清華這樣的了。古代的讀書人,他們的一生追求也就是努力往上爬,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。
畢竟當了舉人就可以做官了,不過在古代秀才的地位也不差,明清之前的秀才人數稀少,可遇不可求,明清時期人數變多,但是依然是一個秀才可當十里八鄉的私塾老師,也可以去許多有錢人府上專門教學。
明朝時期的秀才,根據《明史》記載,每個月有六斗米還有魚肉,可以說是國家接管了你的生活,至少考上了秀才不用再為自己的生計發愁了。可見當時的朝廷是十分注重學子的,而且明代的秀才也的確越來越多。
(明代讀書人 圖文無關)
不過秀才畢竟是讀書人,和當時的普通百姓會認為有差別,所以秀才可以免除徭役,見到縣官也不用下跪,更不能隨便上刑。在他們身上賦予了一層權力,有的秀才還會幫助當地府衙,作為官府和平民之間溝通的橋梁。
總之秀才的社會地位,是得到了提升的,人人都敬重你讀過書,自然待人接物也十分得當。
要說古代的科舉制誕生,真的為許多寒門提供了機會,他們可以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。盡管一步一步的來,但是要知道,如果可以改變自己的階級,眼前的這個機會自然是要抓住的,而科舉制的存在也是極其有必要的。
其實要說起來,這科舉制和我們現代的大學聯考,加上後來的許多公務員考試,也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大學聯考就像是童生跨過的那道關卡,而后面的路如何走,也要看「秀才」的選擇,可以繼續讀書,也可以參加考試。
(科舉制)
不過古代的秀才考試沒有年齡限制,比如「范進中舉」中的范進,就是五十多歲了才考上了秀才,但現在的許多考試存在著年齡限制。對于現代人而言,我們覺得關關難過關關過,其實對于古人又何嘗不是如此?
千百年前的他們,與現在的我們,都是為了改變自己而讀書。所以有人說秀才沒什麼用,但真的沒什麼用嗎?
中國最后一個去世的秀才張任天,他熱愛數學又酷愛習武,後來與又投身革命,參加護國運動,還被看做是清朝數學家大師,一直活到了1995年。
(張任天)
一個秀才真的沒用嗎?他是清代的秀才,但是他參與了新革命,又見證了新中國。一個人身上的身份困不住他,只有思想才會受到禁錮。
于我們而言,恰恰是要開拓我們的思想,正如千百年前的他們雪夜苦讀,而我們也將在書卷中去尋找更多的真理。
余蘭蘭. 「秀才」與古代人才選拔制度[J]. 文史博覽:理論, 2009(5):3.
明清時期,秀才、舉人、進士相當于如今的哪種學歷[OL].澎湃,2021-09-22